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 |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提什金:早期青铜时代阿尔泰地区:喀拉库勒文化与耶鲁尼诺文化

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5-11-10点击次数:

11月2日-7日,为深化山东大学与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双方在考古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民族学与博物馆学系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提什金教授和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列金教授应邀对山东大学考古学院进行了访问。

11月3日上午,提什金教授为师生作题为《早期青铜时代阿尔泰地区:喀拉库勒文化与耶鲁尼诺文化》的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全玉教授主持。该讲座基于系统的田野考古材料,阐释了阿尔泰地区史前社会复杂的经济结构、精神信仰与工艺技术特征。

提什金教授指出,阿尔泰地区早期青铜时代文化特征揭示了这一时期的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历史情景。喀拉库勒文化发现于山地阿尔泰地区,以石板墓葬和独特岩画艺术著称,石板上绘有太阳头、牛头拟人化图像及动物图案,采用多色绘画与敲凿技术,展现了早期青铜时代原始艺术的成就。人类学研究显示该文化人群属蒙古人种,与当地新石器时代居民存在遗传关系。

耶鲁尼诺文化分布于草原和森林阿尔泰地区,是由欧亚草原印欧移民与当地土著人群融合形成的复合文化。其定居点呈现规划性聚落特征,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并已掌握青铜范铸工艺。存在火葬、动物献祭及天文定向习俗,宗教观念突出对火、太阳和家畜的崇拜。

两种文化的研究填补了阿尔泰早期青铜时代考古空缺,揭示了欧亚大陆民族迁徙与文化互动的历史图景。

讲座结束后,针对师生就葬俗与冶金技术应用等问题的提问,提什金教授逐一作出详尽解答。会后,提什金教授与谢列金教授参观了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作者:柳嘉言  审核:王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