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贵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年1月
籍贯:湖北浠水
职称:研究馆员
现任职务:山东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考古学院副院长
联系方式:xiaogiti212@qq.com
学习、工作简历
1992-1996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6年7月-2018年8月,在山东博物馆工作;
2018年9月-至今,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工作。
主要从事的工作有:文物保管、展览策划、考古发掘、书刊编辑、可移动文物普查、博物馆管理等。
历年来负责或参与策划及制作展览52项。如山东博物馆“佛教造像艺术”展、“山东古代科技”展,龙山文化博物馆“考古圣地、文明之星”展,定陶区博物馆“陶丘故地、天下之中”历史文物展,章丘区博物馆“章丘寻古”,两城镇遗址博物馆“东夷古国”等历史文物展,山东大学博物馆“百年学府”“齐鲁文韵”“生存·探索:恐龙与人类”展等。
历年主持或参与发掘考古项目23次。如2000-2005年重庆库区万州塘坊墓群和瓦子坪遗址、2008年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 2018-2019年陕西西安未央区十里铺遗址等。
2014年4月-2017年12月借调至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文物普查培训、登录数据审核以及《文物山东》、《山东省音像资料可移动文物调查与研究》等图书的编撰与出版。
先后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如,国家文物局批复的中日合作《山东地区馆藏佛教造像调查与研究》(2008-2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山东古代佛教造像碑研究》(2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山东书法全集》之《山东佛教造像题记》(2013)、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青铜佛像调查与研究》(2016)等。
社会兼职
中国博物馆协会高校专委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博物馆管理与馆藏文物研究、汉唐考古
代表文章
1、《晒网坝的考古与传说》,《文物天地》2003年第6期;
2、《重庆晒网坝一座晋代墓葬的发掘》(第二执笔),《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
3、《弄壶之戏的由来再探》,《中原文物》2005年第3期;
4、《重庆晒网坝一座蜀汉墓的发掘》(第一执笔),《江汉考古》2007年第4期;
5、《兖州兴隆塔北宋地宫发掘简报》(第一执笔),《文物》2009年第11期;
6、《兖州兴隆寺沿革及相关问题》(第一作者),《文物》2009年第11期;
7、《东方佛韵——山东佛教造像艺术展》,《中国博物馆》2010年第2期;
8、《汉至南北朝时期董永故事及其图像的嬗变》,《东方考古》第7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9、《兖州兴隆塔地宫发掘报告》(第一执笔),《海岱考古》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
10、《兖州兴隆塔遗址第一、二次勘探简报》(第一作者),《海岱考古》第四辑,科学出版2011年9月;
11、《重庆库区汉代博山炉的初步考察》,《东方考古》第9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
12、《济南五峰山莲花洞摩崖造像》(第二作者),《齐鲁文物》第2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13、《山东博物馆馆藏北朝造像题记》,《艺术研究设计》2013年第3期;
14、《武氏祠石室屋顶后坡画像的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12期;
15、《水陆神灵交战图识读——兼论东汉祠堂画像空间位置的演变》,《东方考古》第12集,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16、《白陶佛与脱佛考》,韩国《美术资料》2016年第89期;
17、《山东临沂四面柱体造像碑之考察》,《东南文化》2018年第2期;
18、《山东佛教造像题记辑珍》,《青年画坛》第15期(2018);
19、《重庆市万州区晒网坝遗址塘坊墓群东汉墓M11发掘简报》(第一执笔),《四川文物》2019年第4期;
20、《山东滕州玉皇顶摩崖龛窟造像调查简报》(第二执笔),《文物》2019年12期。
代表著作(包括科普读物)
1、《古玩家·工艺文玩》,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
2、《天下第一剑——兖州镇水剑纵横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山东文物丛书·工艺》卷(第二编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10月;
4、《山东白陶佛教造像》(第二主编),文物出版社,2011年8月;
5、《走进博物馆·石刻艺术》(第一作者),青岛出版社,2011年11月;
6、《鲁荒王墓》(第二副主编),文物出版社,20014年11月。
7、《山东书法全集11·佛教造像题记》(第一作者),山东画报出版社,2020年12月。
8、《山东青铜佛教造像》(第二作者),青岛出版社,2024年7月。
9、《文韵齐鲁——山东大学文物考古成果展》(第一主编),青岛出版社,2025年10月。
获奖情况
已发表成果曾获得省内各级奖项10次(个人及多人),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次、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山东省考古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山东省博物馆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5次。如,《兖州兴隆塔北宋地宫发掘简报》获2011年度山东省考古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走进博物馆·石刻艺术》(丛书)获2012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汉至南北朝董永故事及其图像的嬗变》获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武氏祠石室屋顶后坡画像的配置》获2018年山东省博物馆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等。
2016年获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2021年获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工作先进个人。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2项教学成果获“2021年度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其中1项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类)。作为项目策展负责人,山东大学博物馆基本陈列《百年学府、文韵齐鲁》获第六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奖”和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2025年获山东大学年度先进教育工作者提名奖。
更新时间: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