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7月5日,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本科2022级考古班学生在付龙腾和刘艳菲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京杭州开展研学活动。通过走进当地的博物馆、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同学们在这座有着六朝古都美誉的城市里,穿梭于历史古迹之间,触摸岁月的痕迹,感受文化的魅力,收获颇丰。
7月1日,实习团队前往南京市博物馆开启首日的实习行程。馆内陈列的众多文物,从不同年代、不同角度展现了南京地区的历史变迁。从远古的石器到明清的瓷器,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详细记录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南京的历史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

7月2日,实习团队先后前往上坊孙吴墓和西街遗址,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陈大海、王伯强两位老师对墓葬、遗址的发掘资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上坊孙吴墓,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这座穹窿顶砖室墓的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对历史时期墓葬考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随后,大家前往西街遗址。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西街遗址涵盖了从夏商周到明清多个时期的文化层,反映了南京城市连续性的发展特质,清晰地展现了从“长干古城”到“越城”城市格局的演变。通过现场考察与发掘人员讲授,同学们对城市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月3日上午,队伍前往南京博物院。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从书画、玉器到青铜器,每一件都堪称珍品。同学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午,大家来到六朝博物馆,这里以丰富的文物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六朝时期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成就。同学们通过参观,对六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月4日,在研学活动的最后一天,同学们前往千佛崖石窟为此次研学之旅画上句号。期间,栖霞山石窟研究院陈佩、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张军两位老师对石窟寺、舍利塔、寺院等佛教考古遗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千佛崖石窟是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造像群,其造像风格融合了南北文化特色,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实物例证。同学们在石窟前驻足凝望,看着那些在岁月侵蚀下依然依稀可辨的佛像,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强大生命力。


从承载孙吴政权风云的上坊孙吴墓,到见证 3100 年城市文明演进的西街遗址,从凝聚六朝风华的博物馆群,到镌刻千年佛韵的千佛崖石窟,每一处遗址都是金陵文脉的鲜活载体,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注脚。同学们在实地考察中,不仅深化了对历史遗存的认知,更体悟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文化厚重 —— 这里既有三国纷争的金戈铁马,亦有南朝烟雨的人文荟萃;既有唐宋以降的市井繁华,更有古今相续的文明坚守。此次南京参观实习活动以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历史成为可感可知的文化基因,有助于山大学子以更深厚的文化自觉,在未来的学习与探索中挖掘历史遗产的时代价值,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