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代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编写了“中国考古学通论系列教材”。近日,作为该系列教材之一,由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唐仲明教授编著的《隋唐五代考古》教材获得2025年山东大学高质量教材出版资助,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隋唐五代考古》聚焦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之一——隋唐五代时期,以重要考古发现为经,以时代变迁和区域差异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隋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包括城址、帝王陵墓、贵族与平民墓葬、手工业考古)以及边疆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外交流的考古发现等。通过对典型考古材料的梳理、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的呈现,展示出在大一统封建王朝统治下,中原地区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与边疆地区、域外国家之间的历史互动进程。本教材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教材与文博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该系列教材由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白云翔教授和方辉教授担任主编、王芬教授任副主编,依托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的深厚积淀,系统构建“断代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三维知识体系,探索和尝试构建新文科背景下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考古学教材体系。基于该系列教材的定位、我国考古学的总体态势以及考古学教材现状等的综合考量,该系列教材规划为13册,包含从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明清考古的8册断代考古教材,《人类骨骼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3册科技考古教材,以及《文物保护科学与实践》《文化遗产概论》2册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教材。教材编写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百年来我国考古学发展及其成就的总结和展示为主线,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和规范性,突出教材属性和中国特色。
该系列教材作为科学出版社重大项目,其余各册近期将陆续出版发行。
